戏赠史次仲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2 18:18:06诗人:李廌 |  朝代: 宋代 |  14

世俗匪吾谋,嘉篇常见投。
旧交皆炫曜,夫子独淹留。
礼乐尚虚器,衣冠何自囚。
秪应凉冷後,萧飒更清秋。

作者介绍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戏赠史次仲》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史次仲之间的交往和情感。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世俗匪吾谋,
嘉篇常见投。
旧交皆炫曜,
夫子独淹留。
礼乐尚虚器,
衣冠何自囚。
秪应凉冷后,
萧飒更清秋。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李廌和史次仲之间的友情和感激之情。诗人坦言自己并不追求世俗的名利,而是常常将自己的佳作献给史次仲。他注意到,他们之间的旧日交往虽然受到了时间的冲刷,但史次仲仍然保持着真诚和内心的光芒。诗人认为,社会上的礼仪和乐器等物质追求虚浮不实,而真正的风度和品格应该来自内心的修养。他自问,为何自己被束缚于这些外在形式的束缚中呢?最后,诗人表示只有经历了寒冷的秋天后,才能感受到凛冽的风和更加清澈的秋天。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史次仲的赞赏和思念之情。诗人深受史次仲的影响,他们之间的交往使诗人更加珍视内心的真实和纯粹。诗中的"世俗匪吾谋"表达了诗人对功利和名利的超脱态度,他将自己创作的佳作都毫不保留地献给了史次仲,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诗人注意到,史次仲在世俗中并不张扬,仍然保持着真实和独特的风采,这使他对史次仲的友情更加珍贵和深厚。诗人进一步思考了社会礼仪和外在形式对人们的束缚,他认为真正的品德和风度应该来自内心的修养,而不是华丽的外表。最后两句以凄凉的秋意作为结尾,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暗示着真正的友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更加坚韧和清澈。整首诗以简短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真实性的追求,以及对外在形式的反思,体现了宋代诗人追求内心真实和清雅的艺术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xi-zeng-shi-ci-zhon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