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斋睡起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1:46:51诗人:李新 |  朝代: 宋代 |  19

绿云山麦层层绿,红雨豀桃处处老残。
老去见花如隔雾,可堪不得雾中看。

作者介绍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西斋睡起》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新。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景色,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感慨和对光阴流逝的思考。

诗词中的"绿云山麦层层绿,红雨豀桃处处老残"描绘了山上一片茂盛的麦田和残破的豀桃,绿色的云彩飘荡在山间,红色的雨水洒落在老旧的豀桃树上。这些景象传递出岁月的流转,岁月不饶人的感觉。

下文的"老去见花如隔雾,可堪不得雾中看"表达了作者年岁渐长,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越来越模糊,花朵在雾气中看起来模糊不清。这种感受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短暂和光阴的流逝。

整首诗抓住了光阴易逝的主题,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人生短暂的感慨。作者运用色彩和视觉形象,将岁月的变迁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深沉的诗意。诗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感和表现力,引发读者对生命和岁月的思考。

总的来说,《西斋睡起》通过具体的描写和隐喻的手法,传达了对光阴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引起人们对生命和时光的深思。这首诗充满了禅意和哲理,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有所启发。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xi-zhai-shui-qie0w.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