箨龙出丛林,脱锦露新绿。
昂藏引头角,密密均节目。
娟然尘外姿,云雾腻寒玉。
翠满东窗阴,心眼扫恶俗。
虚静颇道情,清癯见风骨。
惠我不老春,为谁无弦曲。
葛陂蛰时事,第恐雷雨促。
不能留高閒,双碧淡相瞩。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夏安居日过实上人东轩时新竹浴雨因作句歌之》是宋代释正觉所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箨龙出丛林,脱锦露新绿。
夏天里,竹子从丛林中涌现,摆脱了雨水的洗礼,呈现出崭新的绿色。
昂藏引头角,密密均节目。
竹子挺拔而有自信地伸展着它们的骄傲姿态,它们的节间分布得均匀而紧密。
娟然尘外姿,云雾腻寒玉。
竹子的外貌优美秀丽,仿佛远离尘世的风景,被云雾轻轻笼罩,如同寒玉般清冷。
翠满东窗阴,心眼扫恶俗。
竹子的翠绿色弥漫在东窗的阴影中,它们的灵性和纯洁心灵能洞察世俗的丑恶。
虚静颇道情,清瘦见风骨。
竹子的空灵与宁静展现出浓郁的情感,它们的清瘦身姿彰显出坚韧的品质。
惠我不老春,为谁无弦曲。
竹子给予我无尽的青春,但它们自己却没有美妙的音乐曲调。
葛陂蛰时事,第恐雷雨促。
竹子生长在葛陂地区,它们可能因为天气的变化而感到担忧,担心雷雨会过早地催促它们离去。
不能留高闲,双碧淡相瞩。
竹子不能停留在高处安逸休闲,它们相互之间的绿色显得清淡而和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竹子的形象和状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中竹子的赞美和思考。竹子作为中国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具有坚韧、清雅、纯洁的特点,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自身修行和人生境遇的思考。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作者传达了对清静、纯粹和高尚品质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繁杂的反思。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意境,使人感受到一种静谧与凝练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