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东南行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5 23:15:07诗人:孟郊 |  朝代: 唐代 |  13

越风东南清,楚日潇湘明。
试逐伯鸾去,还作灵均行。
江蓠伴我泣,海月投人惊。
失意容貌改,畏途性命轻。
时闻丧侣猿,一叫千愁并。

作者介绍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韩愈一见为忘形交。年五十,得进士第,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蒙翳,下有积水。郊间往坐水旁,裴回赋诗,曹务多废,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奉。郑余庆为东都留守,署水陆转运判官。余庆镇兴元,奏为参谋,卒,张籍私谥曰贞曜先生。郊为诗有理致,最为愈所称。然思苦奇涩,李观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谢”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作品评述

《下第东南行》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越风东南清,
楚日潇湘明。
试逐伯鸾去,
还作灵均行。
江蓠伴我泣,
海月投人惊。
失意容貌改,
畏途性命轻。
时闻丧侣猿,
一叫千愁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孟郊下第后东南行的情景。他感受到越地的风清气爽,楚地的阳光明亮。他尝试追随伯鸾(一个传说中的仙鹤)的去向,成为灵均(神仙居住的地方)的行人。在旅途中,他与江蓠一起流泪,同时被海上的月光所惊吓。由于遭遇了挫折和失意,他的容貌改变,对未来的道路充满恐惧,对生命的价值看得很轻。他时常听到猿猴的哀鸣声,每一声都让他的忧愁加倍。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情感。诗人以清新的语言描绘了越地的风和楚地的阳光,烘托出行程开始时的愉悦和希望。然而,随着诗人的旅途继续,他的心情逐渐转为忧郁。江蓠伴他泣泪,海上的月光也使他感到惊讶,这些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迷茫。诗中的“失意容貌改,畏途性命轻”表达了诗人经历了挫折和失望后的心理变化,他开始对前途感到恐惧,对生命的价值产生怀疑。

最后两句“时闻丧侣猿,一叫千愁并”,通过猿猴的哀鸣声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孤独感。猿猴的一声呼唤仿佛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使他的忧愁倍感沉重。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变化和情感体验。同时,通过对挫折、痛苦和孤独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知未来的忧虑。整首诗词在意境和情感上相得益彰,给人一种深沉而忧郁的感觉,体现了唐代诗人孟郊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xia-di-dong-nan-xin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