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城中作二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3 07:15:35诗人:齐己 |  朝代: 唐代 |  20

三面僧邻一面墙,更无风路可吹凉。
他年舍此归何处,青壁红霞裹石房。
竹低莎浅雨濛濛,水槛幽窗暑月中。
有境牵怀人不会,东林门外翠横空。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作品评述

诗词《夏日城中作二首》的中文译文如下:
夏日城中作二首

三面僧邻一面墙,
更无风路可吹凉。
他年舍此归何处,
青壁红霞裹石房。

竹低莎浅雨濛濛,
水槛幽窗暑月中。
有境牵怀人不会,
东林门外翠横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夏日城市中的景象,描绘了作者在城市中感到渺小和孤独的心情。

首先,诗人描述了自己周围的环境。他的住所被三面僧人包围,只有一面的墙直接面对城市。墙外没有风从中吹拂,无法带来丝毫凉爽。这种环境反映了城市的炎热和拥挤,没有一丝凉爽和宁静的空间。

接下来,诗人思考将来。他想知道他将来会去哪里居住,离开这个充满热情喧嚣的城市。他幻想用青色的壁纸和红色的霞光装饰自己的新家,以逃避城市的喧嚣和压力。

第二首诗描绘了更多细节。竹子低矮,莎草浅浅,细雨纷纷扬扬,让人的心情也变得低落。水槛旁边的幽窗,暑月照耀下,整个世界似乎都被炎热笼罩。诗人感慨地提到,这种环境让他有种挂怀和思念,并表示普通人们无法理解他内心的感受。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东林寺外的景色,翠绿的竹林映衬在空旷的天空中。这里的景象与城市中的喧嚣截然不同,宁静而美丽,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整首诗通过描绘环境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之地的向往。它也展示了唐代文人士人们常常在城市中感到的孤独和无法融入的感觉。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xia-ri-cheng-zhong-zuo-er-shou.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秽迹赞
白玉蟾
宝杵动时天地黑,鐶铃震处鬼神惊。释迦临入涅槃日,六慾天中现此身。现此身,无边际。太圆镜中点检看,个个三头并六臂。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日食万钱
每天吃喝花费上万钱财。形容生活极其奢侈。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