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晚霁与崔子登周襄故城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5 22:57:52诗人:梅尧臣 |  朝代: 宋代 |  17

雨脚收不尽,斜阳半古城。
独携幽客步,闲阅老农耕。
宝气无人发,阴虫入夜鸣。
余非避喧者,坐爱远风清。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夏日晚霁与崔子登周襄故城》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雨脚收不尽,斜阳半古城。
独携幽客步,闲阅老农耕。
宝气无人发,阴虫入夜鸣。
余非避喧者,坐爱远风清。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夏日傍晚的景色和情境。雨已经停了,但地面上的水迹还未完全干涸,斜阳投射在半个古城上,形成了一种古老而宁静的氛围。诗人独自带着一位幽雅的客人,漫步在城市中,悠闲地观赏着老农耕作的景象。宝气指的是城市中的繁华景象,这里没有人在追逐名利,因此宝气无人发。当夜幕降临时,阴虫开始鸣叫。诗人表示自己并非是为了躲避纷扰而来到这里,而是因为喜爱这里远离喧嚣的风清气爽。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色和情境的描绘,展示了一种宁静、淡泊的意境。诗人选择了夏日傍晚的时刻,利用雨后的清新和斜阳的倾斜来烘托出一种古城的寂静和庄严。而诗人与幽雅的客人一同漫步于城市之间,观赏老农的耕作,体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诗中的宝气无人发,表达了诗人对繁华喧嚣的远离,以及对宁静和清净的向往。而当夜幕降临,阴虫的鸣叫则进一步加深了诗词的宁静氛围。诗人在最后一句表明自己不是为了逃避喧嚣而来到这里,而是出于对远离喧嚣环境的喜爱。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清净和淡泊生活的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xia-ri-wan-ji-yu-cui-zi-deng-zhou-xiang-gu-ch.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