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中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9 01:23:24诗人:李石 |  朝代: 宋代 |  22

峡水方中驻,归舟溯蜀门。
竹枝声处处,梅蕊雪村村。
来去山峦笑,啼号地主恩。
幸然穷性命,不必赋招魂。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峡中》是宋代诗人李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峡中》中文译文:
峡水方中驻,
归舟溯蜀门。
竹枝声处处,
梅蕊雪村村。
来去山峦笑,
啼号地主恩。
幸然穷性命,
不必赋招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峡谷中的情景,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传达了一种深远的意境。

诗的开头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峡谷中停留的情景,他的船只逆流而上,即将回到蜀门。这里的峡水是整个峡谷的象征,它在这里驻足停留,暗示诗人也在此处驻足思索。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描写竹林和梅花,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竹枝摇曳发出声响,梅花如雪点缀在乡村之间,给人一种宁静、纯净的感觉。

第五六两句“来去山峦笑,啼号地主恩。”抓住了山水间的变幻和情感的交融。山峦间的景色仿佛在笑语,而人类的啼哭声则是对大地恩赐的回应。这里的“地主恩”可以理解为自然界对人类的恩赐,也可以理解为地主(贵族、统治者)对人民的恩惠。

最后两句“幸然穷性命,不必赋招魂。”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思考。诗人认为自己很幸运,尽管生命贫乏,但无需写下诅咒或悲伤的文字来招引鬼神。这种态度表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接受和乐观,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珍惜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的美丽和表达个人情感,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呈现了一种积极向上、豁达的心态。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xia-zhongks5.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六月十五日西湖宿斋
朱翌
并硝西去望南屏,但见烟云日日新。山色渐争秋气势,荷花全露晓精神。洗心用此无边绿,处世端能不染尘。惭愧西湖敦夙夜,从今长作境中人。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盈盈一水
比喻相隔不远。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