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池州牧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21:29:35诗人:杜荀鹤 |  朝代: 唐代 |  19

池阳今日似渔阳,大变凶年作小康。
江路静来通客货,郡城安后绝戎装。
分开野色收新麦,惊断莺声摘嫩桑。
纵有逋民归未得,远闻仁政旋还乡。

作者介绍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作品评述

《献池州牧》是唐代杜荀鹤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池州牧任职后所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和改善。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如下:

池阳今日似渔阳,
池州如今犹如渔阳城一般。
大变凶年作小康。
经过大变,凶年变成了小康。
江路静来通客货,
江路平静,畅通了客货。
郡城安后绝戎装。
郡城安宁后,不再需要戎装。
分开野色收新麦,
分开田野景色,收割新麦。
惊断莺声摘嫩桑。
吓断莺鸟的歌声,摘下嫩桑叶。
纵有逋民归未得,
虽有逃亡的人未能回来,
远闻仁政旋还乡。
但听到了仁政,纷纷回乡。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池州牧的治理成果,表达了杜荀鹤对良好政绩的赞扬和对社会进步的期望。诗歌描绘了池州地区从凶年(指灾害频发、民不聊生的年头)走向小康的转变。江路平静通达,郡城安宁,庄稼丰收,表明池州正在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最后两句表达了尽管还有一些流民未能回来,但他们远远听闻了这里的仁政,开始纷纷回乡。

整首诗的情感积极向上,用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池州牧的政绩和带来的好处,同时也体现了杜荀鹤对社会安定和人民幸福的向往。整体篇章流畅,意境深沉,是一首具有社会意义的佳作。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xian-chi-zhou-m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