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封大夫破插仙凯歌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5:03:28诗人:岑参 |  朝代: 唐代 |  体裁: 凯歌 |  11

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旁临月窟寒。
蒲海晓霜凝马尾,葱山夜雪扑旗竿。

作者介绍

岑参,南阳人,文本之后。少孤贫,笃学,登天宝三载进士第。由率府参军累官右补阙,论斥权佞,改起居郎,寻出为虢州长史,復入为太子中允。代宗总戎陕服,委以书奏之任,由库部郎出刺嘉州。杜鸿渐镇西川,表为从事,以职方郎兼侍御史领幕职。使罢,流寓不还,遂终于蜀。参诗辞意清切,迥拔孤秀,多出佳境;每一篇出,人竞传写,比之吴均、何逊焉。集八卷,今编四卷。

作品评述

《献封大夫破插仙凯歌》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官军西出过楼兰,
营幕旁临月窟寒。
蒲海晓霜凝马尾,
葱山夜雪扑旗竿。

诗词表达了岑参对官军征战西域的场景的描绘和赞美。下面对诗词的意境和赏析进行分析:

这首诗描绘了官军征战西域的景象。首句“官军西出过楼兰”,表达了官军向西出征,经过了楼兰地区。楼兰是古代西域的一个重要城市,这里象征着遥远的边疆和险阻的征途。

第二句“营幕旁临月窟寒”,描述了官军扎营在月亮下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指月窟山。月窟山是西域的一座山脉,夜晚的月光照耀下,官军的营地在山脉旁边,给人一种寒冷孤寂的感觉。

第三句“蒲海晓霜凝马尾”,描绘了清晨的蒲海地区,马的尾巴上凝结着霜。蒲海是西域的一个湖泊,这里象征着广袤的西域戈壁草原和寒冷的气候。作者通过描绘马尾上的霜来凸显西域的寒冷。

最后一句“葱山夜雪扑旗竿”,描述了夜晚在葱山地区飘扬的雪花,落在军旗上。葱山是西域的一座山脉,这里暗示着西域地区的严寒。雪花扑在军旗竿上,显示了战士们奋勇向前的英勇姿态。

整首诗以峭拔的山脉、辽阔的草原、严寒的气候为背景,描绘了官军征战西域的艰苦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战士们在恶劣环境中的顽强和坚韧,以及他们对边疆的守护和忠诚。整首诗气势磅礴,形象生动,展现了作者对官军的赞美和对征战西域壮丽景色的感叹。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xian-feng-da-fu-po-cha-xian-kai-ge44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