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杂兴十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0 10:29:23诗人:薛嵎 |  朝代: 宋代 |  19

秋虫随响灭,振羽不知疲。
譬彼附炎士,宁思失势时。
垂竿动天象,煊策茹商芝。
投分谅非浅,翻然弗可追。

作者介绍

薛嵎(一二一二~?),字宾日,小名峡,小字仲止,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四十五(《宝祐四年登科录》)。官长溪簿(清干隆《福建通志》卷二六《职官志》)。有《云泉诗》。 薛嵎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闲居杂兴十首》是宋代文人薛嵎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虫随响灭,振羽不知疲。
譬彼附炎士,宁思失势时。
垂竿动天象,煊策茹商芝。
投分谅非浅,翻然弗可追。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宁静的闲居景象。作者以自然的图景隐喻人生哲理,表达了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功成名就的追求。

赏析:
《闲居杂兴十首》是一首抒发对宁静和简单生活的向往之作。诗的第一句“秋虫随响灭,振羽不知疲。”描绘了秋天虫鸣声渐渐消失的景象。通过虫鸣声的消失,表达了作者对于宁静生活的追求。诗的第二句“譬彼附炎士,宁思失势时。”将自然景象与人的境遇相联系,表达了作者对功成名就的思考。将宁静的生活形容为“附炎士”,意味着不受世俗追逐的人,而在功成名就后失去目标的追求。诗的第三句“垂竿动天象,煊策茹商芝。”引用了渔翁垂钓的典故,以此来赞美渔翁清闲自在的生活。最后一句“投分谅非浅,翻然弗可追。”表达了人生的选择困难和分歧,以及无法回到过去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引用典故,抒发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功成名就的思考。将宁静与繁忙的生活进行对比,表达了人的追求和选择的艰难。整篇诗以简洁的语言和象征的意象,呈现出作者内心的思考和情感。《闲居杂兴十首》以其深刻的内涵和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文学风貌。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xian-ju-za-xing-shi-shou8l3.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金陵池上
苏泂
府园秋后一池荷,绿盖纵横百柄多。折尽再生钱样叶,却疑天气复清和。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失惊倒怪
犹失惊打怪。惊恐;慌张。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