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韦虚心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3 03:00:47诗人:林同 |  朝代: 宋代 |  11

父居郎省日,莳柳向庭中。
对柳如对父,那能不敛容。

作者介绍

林同(?~一二七六),字子真,号空斋处士,福清(今属福建)人。以廕授官,弃不仕。恭帝德祐二年,元兵破福清,被执,不屈死。有《孝诗》一卷,刘克庄爲之序(《后村大全集》卷九六)。元《昭忠录》有传。《宋史》卷四五二《忠义传》事迹不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六四已作辨正。 林同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韦虚心》是宋代诗人林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父亲常在公务繁忙的郎官衙门日子里,我种植了一株垂柳在庭院中。对待这垂柳就像对待亲父一样,怎能不端庄自持。

诗意:
这首诗以垂柳的栽培和对待父亲的态度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孝道的理解和尊敬父亲的情感。通过垂柳与父亲的对比,诗人呈现了对父亲的孝心,并将孝顺之道与自己对待植物的态度相提并论,以表达对家庭关系和亲情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家庭情景,通过对垂柳和父亲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敬爱和孝心。作者选择将垂柳与父亲相比,体现了作者对父亲的尊重和对家庭观念的重视。垂柳象征着家庭的根基和亲情的延续,而作者将对待垂柳的态度与对待亲父的态度相类比,表达了自己对家庭关系的珍视和对父爱的感激之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垂柳的形象与父亲的形象相融合,通过对垂柳的描写来表达对父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作者用简练而凝练的语言,以及对家庭情感的真挚表达,使诗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亲切感。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描写,传递了对家庭观念和孝道的思考,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呼唤着人们对家庭关系和亲情的重视。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xian-zhe-zhi-xiao-er-bai-si-shi-shoujvb.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