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寺迦叶佛脚迹诗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4 03:18:56诗人:郭印 |  朝代: 宋代 |  17

巨迹相传岁已深,往来游客好追寻。
谁知此足本非履,胡不返身求佛心。

作者介绍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相思寺迦叶佛脚迹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相思寺中迦叶佛的脚迹,表达了对佛陀智慧和教诲的追求和敬仰之情。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巨迹相传岁已深,
往来游客好追寻。
谁知此足本非履,
胡不返身求佛心。

诗意:
这座相思寺中保存了迦叶佛的足迹,这个传承已经历了很多年。游客们常常来到这里,追寻着佛陀的足迹。然而,谁能知道这些足迹实际上并非真正的足迹,而是佛陀智慧的象征呢?为何不回过头来,追求佛陀的心灵教诲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相思寺中迦叶佛的脚迹,表达了对佛陀智慧和教诲的追求和敬仰之情。首先,诗人提到这些脚迹已经相传多年,显示了佛陀教诲的持久影响力。其次,游客们不断前来追寻这些足迹,暗示了人们对佛陀教诲的渴望和对智慧的追求。然而,诗的最后两句提出了一个反思:这些足迹并非真正的足迹,而是佛陀心灵教诲的象征。诗人呼吁人们回归佛陀教诲的本质,追求内心的净化和智慧的启迪。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通过对佛脚迹的描绘和对人们追寻的思考,诗人引发了读者对于佛陀智慧和教诲真正意义的思考。这首诗呈现出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启发人们反思内心的真正需求和追求的方向。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xiang-si-si-jia-ye-fo-jiao-ji-shin8r.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