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八景图·烟寺晚钟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2 08:08:58诗人:叶茵 |  朝代: 宋代 |  23

冥蒙一抹笼峥嵘,峥嵘深处传疏声。
溪横石槎低欲折,隐约前村通去程。
万里征夫不知宿,数尽飞鸦栖古木。
输与中边三四僧,枯藤挑云归佛屋。

作者介绍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潇湘八景图·烟寺晚钟》是宋代诗人叶茵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烟寺晚钟

冥蒙一抹笼峥嵘,
峥嵘深处传疏声。
溪横石槎低欲折,
隐约前村通去程。
万里征夫不知宿,
数尽飞鸦栖古木。
输与中边三四僧,
枯藤挑云归佛屋。

译文:
在朦胧的夜幕中,一股气息笼罩着峥嵘的景色,
峥嵘的深处传来疏离的钟声。
溪水横流,石槎低垂欲断,
前方的村庄隐约可见,通往远方的路途。
万里之外的征夫不知道在何处过夜,
飞鸦数尽,栖息在古老的树木上。
我将这些景致送给中部的几位僧人,
他们挑着云雾归向佛寺。

诗意:
《潇湘八景图·烟寺晚钟》描述了一个寂静而神秘的夜晚景色。夜幕降临时,整个景色笼罩在一层朦胧的氛围中。在这峥嵘的山水之中,传来疏离的钟声,它在深处回荡。溪水横流,石槎低垂欲断,前方的村庄隐约可见,仿佛通往远方的归途。在远方的征夫们,千里奔波,不知道在何处安歇;而飞鸦也数尽,它们在古老的树木上栖息。最后,诗人将这些景致送给中部地区的几位僧人,他们挑着云雾归向佛寺。

赏析:
《潇湘八景图·烟寺晚钟》通过描绘夜晚的山水景色,展现了一种寂静与神秘的氛围。诗中的描写细腻而含蓄,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静谧和宁静。钟声的疏离传来,更增添了一丝神秘感。溪水横流,石槎低垂,给人一种静止和凝固的感觉。通过描写飞鸦栖息在古木上,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孤寂和寂静的意境。最后,将景致送给僧人,彰显了一种超脱尘俗的心境。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细腻的描绘构筑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夜景图。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意境。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给人以深思和遐想,引发读者对生命、宇宙和人生的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xiao-xiang-ba-jing-tu5pj.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