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虚中上人寄示题天策阁诗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7 04:32:59诗人:齐己 |  朝代: 唐代 |  21

天策二首作,境幽搜亦玄。
阁横三楚上,题挂九霄边。
寺额因标胜,诗人合遇贤。
他时谁倚槛,吟此岂忘筌。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谢虚中上人寄示题天策阁诗
唐代齐己作

谢虚中上人,寄示题天策阁诗。
谢虚中上人寄来示题天策阁的诗。
朝代:唐代
作者:齐己(约公元864年-约公元938年)

诗意:
这首诗是齐己写给谢虚中上人的,谢虚中上人又寄给齐己题天策阁的诗。诗歌描绘了天策阁的壮丽景色以及他们对这个地方的憧憬。虽然他们身处幽深的山谷之间,但是他们的心境却能沟通天上。他们相信只要他们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写诗吟咏,将来必定会有更多的人在这里感受到他们的心灵交流。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天策阁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追求和对心灵交流的愿望。诗中的“境幽搜亦玄”,表达了诗人们在静谧山谷中的创作情怀。而“阁横三楚上,题挂九霄边”的描写,则意味着他们心境的广阔和高远,他们相信自己的声音将能穿越九霄直达天庭。诗中还提到“寺额因标胜”,这是说天策阁以自然景观为胜,登临之处能让人心旷神怡。

整首诗意蕴含着对诗歌创作的热忱和对心灵交流的向往,表达了诗人们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他们相信只要他们能坚持写诗吟咏,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在这里感受到他们的心灵交流。这首诗寄托了唐代文人的心愿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唐代文人的志向和理想。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xie-xu-zhong-shang-ren-ji-shi-ti-tian-ce-ge-sapf.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