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口十绝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2 20:47:48诗人:李流谦 |  朝代: 宋代 |  19

温说昭君第一人,毡车万里托羌浑。
君王下诏求倾国,不为琵琶略断魂。

作者介绍

李流谦(一一二三~一一七六),字无变,号澹斋,德阳(今属四川)人。良臣子。高宗绍兴中以父荫补将仕郎,授成都灵泉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蜀,招置幕下。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出通判潼州府。孝宗淳熙三年卒,年五十四。遗着由子廉榘编次爲《澹斋集》八十九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八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本集附录其兄益谦所撰《行状》及子廉榘《跋澹斋集后》。 李流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澹斋集》爲底本。另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信口十绝》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这首诗以温和的语调表达了对昭君的赞美,描绘了她托付给羌浑的毡车在万里之遥传达君王的诏令的情景。诗中表达了君王为了得到昭君的消息,不惜倾国之力,即便琵琶的音乐也不能够断绝他们之间的情感联系。

这首诗以简洁的形式传达了深刻的情感。通过温和的言辞,诗人表达了对昭君的第一人的称赞,将她看作是最杰出的女性。诗中的毡车代表着昭君远离故乡,托付给羌浑的希望和心愿。而诗中提到的万里距离则强调了昭君与君王之间的遥远,强调了她贡献的伟大性。

诗中描绘的君王下诏求倾国是指君王为了得到昭君的消息,不惜动用全国的力量,展现了他对她的追求和重视。琵琶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悲伤和离别,诗中提到琵琶略断魂,意味着即便琵琶的音乐也不能够断绝昭君与君王之间的深情。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昭君的赞美和君王对她的追求。诗人通过描绘昭君托付给羌浑的毡车和君王倾国之力的动人场景,传达出了深深的情感和对昭君的崇敬之情。整首诗以其简练的形式和丰富的意象,表达出了作者对昭君和君王之间故事的敬意和对他们之间情感的肯定。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xin-kou-shi-juesmr.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题灵桥门
舒坦
危楼清迥立江风,紫逻红旗落日中。暑雨涧溪来浩荡,暮烟洲渚隔朦胧。欢声不厌重城近,霁色遥知秀野丰。沧海一时传丽句,天才真是杜陵翁。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东踅西倒
形容行走艰难。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