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独向汝南行,客路多逢汉骑营。
古木苍苍离乱后,几家同住一孤城。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作品评述
新息道中作
萧条独向汝南行,
客路多逢汉骑营。
古木苍苍离乱后,
几家同住一孤城。
中文译文:
独自走在汝南的道路上,
客人的旅途经常遇到汉朝的骑兵营。
古老的树木仍苍苍,在离乱之后,
几家人一起住在一个孤独的城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游历途中遭遇战乱的景象。诗中的“萧条”和“独向”暗示了战争带来的凄凉和孤独感。在汝南的道路上,作者遇到了汉朝的骑兵营,表明战争的阴影笼罩在这片土地上。古老的树木苍苍,再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战乱带来的破坏。最后一句“几家同住一孤城”,更是将作者所见的废墟和孤寂的城市形容得淋漓尽致。整首诗以简短的语言表达了战乱带来的悲凉和无助,展现了作者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