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二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7:48:04诗人:高适 |  朝代: 唐代 |  体裁: 婉约 |  25

长安少年不少钱,能骑骏马鸣金鞭。
五侯相逢大道边,美人弦管争留连。
黄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弃捐。
安知憔悴读书者,暮宿灵台私自怜。
君不见富家翁,旧时贫贱谁比数。
一朝金多结豪贵,万事胜人健如虎。
子孙成行满眼前,妻能管弦妾能舞。
自矜一身忽如此,却笑傍人独愁苦。
东邻少年安所如,席门穷巷出无车。
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

作者介绍

高适,字达夫,渤海蓚人。举有道科,释褐封丘尉,不得志,去游河右。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掌书记,进左拾遗,转监察御史。潼关失守,适奔赴行在,擢谏议大夫,节度淮南。李辅国谮之,左授太子少詹事,出为蜀、彭二州刺史。进成都尹、劒南西川节度使。召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永泰二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适喜功名,尚节义,年过五十,始学为诗。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已为好事者传诵。开、宝以来,诗人之达者,惟适而已。集二卷,今编四卷。

作品评述

《行路难二首》
富贵不易得,青春易消磨。
愿读书者知励志,赢得出人头角。

《行路难二首》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诗,通过描绘长安的富贵与贫困两个对比,表达了读书求知的重要性和对于人生的意义。

诗中描述了长安的年轻人有着丰富的财富,能够骑着骏马挥舞着金鞭。而这些年轻人却只是在大道边上与官员相遇,与美人以琴箫争相亲近。他们手中的黄金多得如斗,嘴上的话如山一样多,却舍不得用和忍不住放下。然而,这些年轻人却不知道读书之人的艰辛,晚上只能在寺庙的灵台上自怜。

诗的第二首描绘了贫困的东邻少年,出门没有马车,住的是贫穷的小巷。虽然他有才华,但不愿意去做拜访官员朝贡的事情,只是一味地读书。诗人对这种行为表示质疑,以为读书也不能过于偏执,还应该有实践的机会。

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年轻人和东邻少年的描写,强调了读书求知的重要性。尽管财富和权力可以带来一时的荣耀,但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够在人生中获得真正的成就和意义。诗人的观点是,虽然读书者可能会感到辛苦和憔悴,但他们最终会得到回报。而那些财富和权力只是昙花一现,缺乏持久的价值。通过对比和反问,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对那些过于追求财富和权力的人提出了警示。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xing-lu-nan-er-shousob.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