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花吹断晚寒轻,草色拖裙罨岸青。
解识行人今古恨,路边惟有短长亭。
作者介绍
何应龙,字子翔,号橘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蹟不详,与陈允平有交(《西麓诗稿·别何橘潭》诗)。着作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中存《橘潭诗稿》一卷。事见本集。 何应龙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行人》是宋代诗人何应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行人
柳花吹断晚寒轻,
草色拖裙罨岸青。
解识行人今古恨,
路边惟有短长亭。
中文译文:
行人
柳花吹断晚寒轻,
草色拖裙罨岸青。
解识行人今古恨,
路边惟有短长亭。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行人的情景为主题。首两句通过描写柳花的摇曳和拖曳的草色,表达了春寒初退的景象。接下来的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行人的思念和无奈,他想解读行人的心情,但这种情感却超越了时代的界限。最后一句提到了短长亭,象征着行人的存在,是作者唯一能够与行人有所交流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行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富有意境,通过柳花和草色的描绘,传达了春寒渐退的氛围。行人在诗中象征着远行者、旅人或亲友,作者通过行人来表达自己对远方的思念和无法言说的苦闷之情。尽管行人的心情、忧愁超越了时代的限制,但他们在路边的短长亭相遇,成为了他们沟通的桥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寒初退的景象,并通过行人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思念和无奈之情。它通过景物描写和隐喻的运用,展示了宋代的情感与境遇,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xing-renhy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