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学颂一十五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6 06:48:37诗人:释印肃 |  朝代: 宋代 |  14

尝闻学道不依形,道不依形不离形。
不离不依犹寐语,寻思寐语本天真。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学无学颂一十五首》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关于学道的思考与颂扬。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学无学颂一十五首

尝闻学道不依形,
道不依形不离形。
不离不依犹寐语,
寻思寐语本天真。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学习道理的内涵,强调了学习之道并不依附于形式。学习道理的过程并不依赖于形式的束缚,而是超越形式去追求真理。诗人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学习的深刻思考,并认为真正的思考是天真纯粹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练而深远的语言,传达了学习之道的真谛。首句"尝闻学道不依形"直接点明了学习道理并不受形式的限制,学习并不仅仅是机械地接受知识,而是要超越形式去寻求真理。接着,"道不依形不离形"进一步强调了道理本身并不依赖于形式,与之相辅相成。后两句"不离不依犹寐语,寻思寐语本天真"则表达了真正的思考应当超越表象,寻求内心的真实与纯粹。寐语指的是潜心思考的语言,寐语本天真表示真正的思考是纯粹而本真的。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将学习道理的本质展现出来,启示人们在学习中不要被形式所限制,要超越表象去追求真理。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保持思考的纯真与本真,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方式,表达了学习与思考的价值和意义,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性。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xue-wu-xue-song-yi-shi-wu-shouegz.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黄庭坚
大阿罗汉宾度罗,奉持末後如来印。日中一钵千家饭,处处作佛事饶益。以我身心五分香,作光明云雨大千。取火燃香世界主,能遍法界唯心办。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破镜重合
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同破镜重圆”。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