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休日过仁王寺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8:26:19诗人:曾巩 |  朝代: 宋代 |  8

杂花飞尽绿阴成,处处黄鹂百啭声。
随分笙歌与樽酒,且偷闲日试闲行。

作者介绍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作品评述

《旬休日过仁王寺》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杂花飞尽绿阴成,
处处黄鹂百啭声。
随分笙歌与樽酒,
且偷闲日试闲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仁王寺度过休闲时光的景象。春天的绿草已经长满,五彩缤纷的花朵盛开,到处都是黄鹂的歌声。诗人随着自己的心情,随意地享受笙歌和美酒,抽出时间来漫步闲逛,尽情地享受宁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闲适心境,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各个句子的分析:

1. "杂花飞尽绿阴成":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满园的杂花飞舞落下,绿阴形成一片茂盛的景色。通过描绘花朵的繁茂和飞舞,传达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2. "处处黄鹂百啭声":这句诗表达了黄鹂在各个角落欢快地歌唱的景象。黄鹂是一种鸟类,它的歌声清脆悦耳,代表了春天的美好和欢乐。

3. "随分笙歌与樽酒":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按照自己的心情,随意地享受笙歌和美酒。这里的笙歌和樽酒代表了欢乐和放松的氛围,诗人选择与此相伴,表达了对自由和享受的追求。

4. "且偷闲日试闲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抽出时间来漫步闲逛的心情。诗人选择在闲暇的日子里偷得一些时间,尝试着自由地行走,享受宁静和自在。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活动为主题,通过描绘春天的花草和鸟鸣,以及诗人的自由闲逛,表达了对宁静和自由的向往。这首诗透露出一种淡泊、舒适的生活态度,呼吁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自我放松。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xun-xiu-ri-guo-ren-wang-s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