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对金谷,此地古人心。
白日落庭内,黄花生涧阴。
四邻见疏木,万井度寒砧。
石上题诗处,千年留至今。
作者介绍
李颀,字粹老。少举进士,后弃官爲道人,遍歷湖湘。晚居临安大涤洞天。善丹青,神宗熙宁间尝画春山横轴且书诗于后,投杭州通判苏轼。事见《苏轼诗集》卷一一《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注。
作品评述
《宴陈十六楼(楼枕金谷)》是李颀在唐代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描绘一个宴会场景为主题,同时表达了对过去古人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西楼对金谷,此地古人心。
白日落庭内,黄花生涧阴。
四邻见疏木,万井度寒砧。
石上题诗处,千年留至今。
诗词的主题是宴会所在的西楼对着金谷。这个地方迷住了许多古人的心,因为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宴会的时候,阳光透过院子洒进来,而花草丛林遮住了谷底,形成了一片阴凉。四周的乡邻朋友可以看到稀疏的树木和千家万户的冷寒砧声。这些景象让人联想到过去的时光,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在石头上,留有古人题写的诗句,这些诗句经历了千年,却依然流传至今。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古人的敬仰之情。通过描述宴会场景和描写自然的细节,诗人将读者的思绪带回到了过去的时光,展现了古代文化的底蕴和延续。
在赏析这首诗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热爱。通过对自然和环境的描绘,诗人刻画了一个既有着美丽景色又有着历史底蕴的地方。同时,他还表达了对古人的敬仰之情,通过描述石头上的古诗,暗示了历史的传承和流传。这首诗富有意境和情感,让人们在赏析中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an-chen-shi-liu-lou-lou-zhen-jin-g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