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十九次高牙,奕叶功臣旧将家。
清世辞荣归里第,白头行乐过年华。
杯盈香醑浮春水,曲度新声出靓花。
如此园池如此寿,儿孙满眼庆无涯。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作品评述
《延福坊李太博乞园池诗》是宋代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李太博在延福坊乞得一座美丽园池的情景,并表达了对家庭幸福和长寿的祝愿。
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
宣威十九次高牙,
奕叶功臣旧将家。
清世辞荣归里第,
白头行乐过年华。
杯盈香醑浮春水,
曲度新声出靓花。
如此园池如此寿,
儿孙满眼庆无涯。
诗的意境描绘了一个园池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李太博家庭的祝福和对幸福长寿的向往。诗中的"宣威十九次高牙"指的是李太博的祖先曾经多次在军事上立下战功,代表了家族的光荣历史。"奕叶功臣旧将家"则表达了李太博作为功臣和将领的身份。"清世辞荣归里第"表示他在官场中辞去职务后归隐故乡,过上了宁静的生活。"白头行乐过年华"表达了李太博在晚年依然快乐享受生活的心情。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园池的美景和喜庆的氛围。"杯盈香醑浮春水"形容了园内的池水,池中的春水盛满杯中,散发着芬芳的香气。"曲度新声出靓花"描述了园内传来的欢快音乐,使得园中的花朵更加美丽动人。
整首诗以园池为背景,通过描绘李太博的家庭和生活,表达了对家庭幸福和长寿的祝愿。最后两句"如此园池如此寿,儿孙满眼庆无涯"表达了作者对李太博家族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能够享受幸福的生活,并且子孙繁荣不尽。整首诗词流畅婉约,意境明快,展示了宋代文人对家庭幸福和长寿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