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国通判终州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20:25:09诗人:梅尧臣 |  朝代: 宋代 |  17

结交时未久,情亲心已照。
氛埃外自遣,风月还同调。
复与任浮沈,未尝趋近要。
以此虽处贫,宁防俗者诮。
今将辞我去,尽日来谈笑。
穷巷敞茅茨,高言出廊庙。
且作朱韍行,聊能发光耀。
当亦就铜墨,远之江海徼。
山郭寂无喧,云川不妨钓。
所嗟胡越人,千里烦登眺。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彦国通判终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结交时未久,情亲心已照。
氛埃外自遣,风月还同调。
复与任浮沈,未尝趋近要。
以此虽处贫,宁防俗者诮。
今将辞我去,尽日来谈笑。
穷巷敞茅茨,高言出廊庙。
且作朱韍行,聊能发光耀。
当亦就铜墨,远之江海徼。
山郭寂无喧,云川不妨钓。
所嗟胡越人,千里烦登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境遇的思考。诗人认为,虽然结交的时间不长,但情感已经深厚。他将自己的心境与外界的氛围分离,与风月相辅相成。诗人不受世俗之累,宁愿受到批评,也不愿迎合俗人的眼光。他将要离开的消息告知朋友,整天与朋友谈笑风生。他宁愿住在简陋的茅屋里,也要高谈阔论,发光发亮。他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够传遍江海,不受限制。山野宁静无声,云川之间可以尽情垂钓。诗人感叹胡越之地的人们,千里迢迢登高眺望的辛劳。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自由的追求。诗人通过对结交时间的描述,表达了情感的深厚。他将自己的心境与外界的氛围分离,强调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特性格。诗人宁愿受到批评,也不愿迎合世俗的眼光,展现了他对自由和真实的追求。他将要离开的消息告知朋友,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以简陋的茅屋为背景,强调自己高尚的言行和追求光明的精神。他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够传遍江海,展现了他对远大理想的追求。最后,诗人感叹胡越之地的人们,表达了对他们辛勤劳作和追求的敬佩之情。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谊、自由和远大理想的追求,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an-guo-tong-pan-zhong-zho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