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春暮有感)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8 20:03:31诗人:杨冠卿 |  朝代: 宋代 |  体裁: 金门 |  24

伤漂泊。
负了花前期约。
寒食清明都过却。
愁怀无处著。
晴日柳阴池阁。
风絮斜穿帘幕。
帘外秋千闲彩索。
断肠人寂寞。

作者介绍

杨冠卿(一一三八~?),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尝举进士,官位不显,以诗文游各地幕府。与范成大、陆游等多有唱和。撰有《客亭类稿》、《草堂集》等。清四库馆臣据旧刊《客亭类稿》巾箱小字本,并补缀《永乐大典》所收诗文,釐爲《客亭类稿》十四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杨冠卿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客亭类稿》爲底本。校以宋刊巾箱本(简称巾箱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津阁本(简称文津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谒金门(春暮有感)》

负了花前期约,
寒食清明都过却。
愁怀无处著。
晴日柳阴池阁。
风絮斜穿帘幕。
帘外秋千闲彩索。
断肠人寂寞。

中文译文:
承载了之前的花前誓言,
寒食和清明都已过去。
愁绪无处寄托。
晴天下,柳树荫蔽着池塘和阁楼。
风中的絮花斜穿过帘幕。
帘外的秋千摇摆着,闲散而多彩。
心碎的人孤独寂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杨冠卿创作,表达了漂泊客思乡之情的伤感。诗中描绘了春天将尽,寒食和清明节已过,作者内心感到无处安放自己的忧愁和思念之情。

诗人运用了春天的景象来营造诗的氛围。在晴朗的日子里,柳树的阴影倒映在池塘和阁楼上,给人一种静谧而优美的感觉。然而,风中的絮花斜穿过帘幕,帘外的秋千摇摆着,却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郁。这里的秋千象征着家乡的闲暇和快乐,而彩索的闲散则突显出离乡别井的漂泊之苦。

最后两句“断肠人寂寞”,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孤独。诗中的“断肠人”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凄凉的境遇,他的心如断肠般痛苦,与家乡和亲人的距离使得他感到无尽的寂寞。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感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和对漂泊之苦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忧愁和心碎之情。此诗流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漂泊客的孤独和困苦,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和共鸣。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e-jin-men-chun-mu-you-ganmik.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君马黄
艾可翁
君马黄,我马骊。白玉为勒络青丝,与君并辔河水湄。河上扑扑杨花飞,杨花飞飞送客人。生别离,良可惜。愿君鞭影去迟迟,莫学杨化各南北。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比喻众多子女之中,一定有一个超群出众的人。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