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1:47:45诗人:文同 |  朝代: 宋代 |  19

野老扶白头,耕垦事由垅。
岂无儿与孙,冻馁实我恐。
地产止数出,财用知几种。
食肉与衣帛,贤者何言冗。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野老》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文同。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野老扶白头,
In the wilderness, an old man supports his white hair,

耕垦事由垅。
Working on the land, his tasks are determined by the ridges.

岂无儿与孙,
How can he not have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冻馁实我恐。
I fear the cold and hunger that befall him.

地产止数出,
Land yields only a limited amount,

财用知几种。
Wealth serves various purposes.

食肉与衣帛,
Food, meat, clothing, and silk,

贤者何言冗。
Why would the wise consider them superfluous?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野老人的生活境遇。他已经年迈,但仍坚持在荒野中耕种,靠着自己的劳动维持生计。诗人表达了对这位老人的关切之情,担心他可能会遭受寒冷和饥饿的困扰。

在这个诗词中,作者通过描述老人的生活状况,展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老人的生计全凭自己的努力和土地的产出,他没有财富和物质的奢侈,生活简朴而朴实。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和人们在贫困中所面临的困境。

整首诗词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种现实,即大多数人民生活在贫困之中,经济资源有限,而粮食、衣物等基本生活需求却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思考,并对财富分配的问题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贤者应该认识到物质财富的重要性,而不应轻视它们的价值。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递了作者的思想感悟,展示了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生活困境。它提醒人们关注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处境,并思考财富分配的公平性和社会公正的问题。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e-lao1u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