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1:01:13诗人:叶茵 |  朝代: 宋代 |  22

白水沿堤护绿苗,鸡鸣犬卧柳边桥。
数家虽不成村落,一梦何曾到市朝。

作者介绍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野望》是宋代诗人叶茵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野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水沿堤护绿苗,
鸡鸣犬卧柳边桥。
数家虽不成村落,
一梦何曾到市朝。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朴实的乡村景象。在这个场景中,清澈的水流沿着堤岸流淌,守护着嫩绿的庄稼。晨曦时分,鸡鸣狗伏,柳树垂下的桥边,充满了宁静和宜人的氛围。尽管周围的房屋并不构成一个完整的村落,但这里的景致却让人心生向往。

赏析:
《野望》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宁静山野的美妙景色。通过描绘白水河岸边的绿色庄稼、鸡鸣狗伏的柳边桥,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与安宁的乡村世界。尽管这里的房屋并不多,无法组成一个完整的村庄,但这并不妨碍这个地方的美丽与诗意。这里的景色与闹市中的繁忙、喧嚣形成鲜明对比,使人们不禁产生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通过描写清晨的景象,以及鸡鸣和狗伏的描写,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宁静,给人一种恬淡自然的感觉。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的追求。它让人们在喧嚣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自然环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e-wangdh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