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云庵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21:47:35诗人:叶茵 |  朝代: 宋代 |  16

变熊分阴晴,悠悠浮太虚。
冥与此心契,时哉道卷舒。

作者介绍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野云庵》是宋代诗人叶茵的作品,该诗描绘了自然景观和内心感悟的交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野云庵
变熊分阴晴,
悠悠浮太虚。
冥与此心契,
时哉道卷舒。

译文:
在野外的云庵里,
熊状的云朵时隐时现,
漂浮于辽阔的天空。
我与这庄严寂静的心灵相契合,
时光流转,道法自然地展开。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云朵的变幻和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感悟。云朵的阴晴不定,像熊一样变幻莫测,飘浮于浩瀚的太虚之中,给人一种超脱尘俗的感觉。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与这种变幻的自然景观相联系,感受到自然的宏大与深远,体悟到人与自然的契合和道法的自然展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云朵的描绘和与内心的联系,展现了自然与心灵的交融,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世界的宁静与深远。诗中的"野云庵"象征着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云朵的变化与自然的律动呼应了内心世界的变幻和感悟。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与赞美,以及对道法自然的追求和体悟。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深邃,引发读者对自然与人性之间微妙联系的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e-yun-a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