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同一原,谁能发其奥。
茫茫太虚中,指出天与道。
精思与力践,千古为独到。
作者介绍
丘葵(一二四四~一三三三)(生年据本集《周礼补亡序》泰定甲子〔元年〕年八十一推定),字吉甫,自号钓矶,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早崇朱熹之学,亲炙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最久。宋亡,杜门不出,与谢翱、郑思肖有“闽中三君子”之称。元泰定间御史马祖常荐,徵聘不出。卒年九十。有《钓矶诗集》、《周礼补亡》等。清干隆《泉州府志》卷四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七有传。 丘葵诗,以清抄《丘钓矶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清道光二十六年汲古书屋刻《钓矶诗集》(简称汲本,藏南京图书馆,诗较底本有缺有多)。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义方堂瞻先贤遗像》
性命同一原,谁能发其奥。
茫茫太虚中,指出天与道。
精思与力践,千古为独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人类的存在和追求真理的历程。诗人认为,无论人们的性命如何,都是源自相同的根源。然而,谁能够探索和发现人生的奥秘呢?人们身处茫茫的宇宙中,面对无尽的辽阔空间,诗人指出了人与天和道之间的关系。通过精湛的思考和不断的努力实践,人们可以达到超越时间的境界,成为千古独到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从宏大的角度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人类对真理的探索。诗人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于人的本质和宇宙之谜的思考。诗中的"性命同一原"以及"谁能发其奥",强调了人类共同的起源以及对于人生奥秘的追求。"茫茫太虚中"一句,描绘出人们置身于浩瀚宇宙中的微小和渺小感,同时指出了人与天和道的联系。最后一句"精思与力践,千古为独到",鼓励人们通过不断思索和实践来超越时间的限制,成为独具一格的存在。
整首诗以简洁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命运和真理的深刻思考,同时激励读者去追寻自己的道路,并尽力做到与众不同。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i-fang-tang-zhan-xian-xian-yi-xiang7o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