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寄相思情苦。
倩流
红去。
满怀写不尽离愁,都化作、无情雨。
渺渺暮云春树。
淡烟横素。
夕阳西下杜鹃啼,怨截断、春归处。
作者介绍
陈允平,字衡仲,又字君衡,号西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试上舍不遇,遂放情山水,往来吴淞淮泗间。恭宗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宋元学案》卷二五《参议陈西麓允平先生》)。宋亡,以人才徵至元大都。不受官,放还。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一五《西麓诗稿》卷首、《宋诗略》卷一五。 陈允平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西麓诗稿》爲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一落索·欲寄相思情苦》是宋代诗人陈允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想寄相思的情愁苦楚,倩影流转消逝。
满怀的离愁写不尽,都变成了无情的雨。
远离的暮云和春天的树。淡淡的烟雾横斜。
夕阳西下,杜鹃在啼叫,怨恨截断了春天的归处。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深深的相思之情和离愁之苦。诗人希望借助文字来寄托自己对思念之情的表达,但却发现无法完全书写出内心的离愁,只能以雨的形式沉默寂寞地表达。诗人通过描绘远离的暮云、春天的树和夕阳西下的景象,以及杜鹃的哀鸣,表达了对春天归来的期盼和对时光流逝的怨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展现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和无法言表的离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季节变迁,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景象相结合,表达了对离别和时光流转的痛苦感受。其中,倩影流转和满怀写不尽离愁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心中思念之情的无穷无尽。而无情的雨象征着作者内心的苦痛和无奈,以及无法言说的心情。诗中的暮云、春树、夕阳和杜鹃等景物,更进一步增强了诗词的凄凉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孤独、忧郁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内涵,既有对离别的悲伤和思念的苦楚,又有对光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