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南康陈处士陶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9:27:04诗人:谭用之 |  朝代: 唐代 |  4

白玉堆边蒋径横,空涵二十四滩声。
老无征战轩辕国,贫有茅茨帝舜城。
丹凤昼飞群木冷,一龙秋卧九江清。
时人莫笑非经济,还待中原致太平。

作者介绍

谭用之,字藏用。五代末人,善诗。入宋,仕途不达(《宋史》卷四三九《郑起传》)。有诗一卷,已佚。今录诗四十首。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送给南康陈处士的陶器》
诗意:这首诗以送陈处士的陶器为题材,通过陈列陶器的方式,描绘了作者对陈处士的赞美和祝福,并以此借喻社会和国家的安宁和繁荣。

赏析:这首诗以陶器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南康陈处士的赞美和祝福。诗的开头描述了陶器摆在白玉堆旁边,展示了它的高贵和珍贵。接下来描述了一个宁静而富有灵性的山径,传来了二十四滩水流的声音,象征着陶器的内在美和价值。

接着,诗人用"老无征战轩辕国,贫有茅茨帝舜城"来形容处士的生活,意指陈处士身居高位,但放弃权力和物质的追求,追求道德和精神的修养。这里的 "征战轩辕国"指的是古代的帝王之位,"茅茨帝舜城"指的是古代帝王的居所,暗示着陈处士过着清贫而高尚的生活。

最后两句"丹凤昼飞群木冷,一龙秋卧九江清。时人莫笑非经济,还待中原致太平。"以寓意和象征化的手法,表达了对国家兴旺和社会和谐的期望。诗中的"丹凤"和"一龙"象征着吉祥和权威,"九江清"则是指国家社会的繁荣稳定。最后两句明确表示了作者期望中原地区能够达到太平盛世的愿望,同时也提醒时人不要对处士的行为嘲笑,因为他所追求的并非经济财富,而是道德和和平。

总之,这首诗以送陈处士的陶器为引子,通过描绘陶器的美丽和珍贵,表达了对陈处士的赞美和祝福,并借此寄托了作者对社会和国家安宁繁荣的期盼。作者通过诗中的象征意味和抒发情感的手法,将美和善的价值观渗透其中,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感受。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i-nan-kang-chen-chu-shi-tao.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