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暮春初六日晚对新月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4:41:09诗人:汪莘 |  朝代: 宋代 |  15

春来风雨耿黄昏,初见青青月一痕。
忆自消魂南浦后,不禁描出向前村。

作者介绍

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不事科举,退安丘园读《易》,后屏居黄山。宁宗嘉定间应诏上书,不报。徐谊帅江东,以遗逸荐,亦不果。遂筑居柳塘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学者称柳塘先生。有《方壶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新安文献志》卷八七有传。 汪莘诗,以明汪璨等刻《方壶存稿》爲底本。校以清雍正九年汪栋刻本(简称清刻本),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九三《方壶存稿》(简称名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壶存稿》(简称四库本)所录诗。

作品评述

《乙巳暮春初六日晚对新月》是宋代诗人汪莘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天的风雨将黄昏笼罩,
初次见到那青青的一线新月。
回忆起那曾让我陶醉的南浦,
不禁勾勒出前方的村庄。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春天黄昏的景色,诗人在这个时刻首次看到了新月。他的思绪穿越时空,回忆起在南浦度过的美好时光,心中涌现出对过去的情感。同时,诗人也展望着未来,勾勒出向前方村庄的景象,暗示着对未知的期待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黄昏的感慨和思念之情。通过描绘风雨笼罩的黄昏和初见新月的情景,诗人营造出一种忧郁而寂寥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回忆起过去在南浦的消魂时光,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诗人以“青青的一线新月”来象征新的希望和未来的可能性。诗中的村庄则是一种向往和追求,它代表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和探索。整首诗词透露出一种浓郁的离愁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又蕴含着对未来的希冀和向往。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表达,展示了汪莘独特的感悟和对生命与情感的思考。它以微妙的情感和意象勾勒出一个既具体又抽象的景象,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使人沉浸其中,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起伏和悸动。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i-si-mu-chun-chu-liu-ri-wan-dui-xin-yue.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