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58:00诗人:陈普 |  朝代: 宋代 |  20

盱豫悔成缘悔迟,往蹇来反又何疑。
鸡鸣一念清如水,正是籧篨可俯时。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作品评述

诗词:《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中文译文:
盱豫悔成缘悔迟,
往蹇来反又何疑。
鸡鸣一念清如水,
正是籧篨可俯时。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陈普创作的,描述了夜晚在建宁邵武的一次坐书之情景。诗人通过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思考,传达了一种深刻的诗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韵律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第一句中的"盱豫悔成缘悔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犹豫不决、迟迟未能把握机遇而感到后悔的情绪。第二句"往蹇来反又何疑"则表明作者对于过去的艰难经历有所反思,对于未来的选择也不再犹豫。这两句诗表达了人生的沉思和对于人生抉择的思考。

接下来两句诗"鸡鸣一念清如水,正是籧篨可俯时"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平静和清明。鸡鸣的一瞬间,作者的思绪清澈如水,意识到此时正是可以放下外界纷扰,专注于内心的时刻。籧篨是指竹席,可以俯身坐下。这里用籧篨来比喻时机成熟,作者可以坐下来思考、决策。整句表达了作者在宁静中获得洞察和决断的状态。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选择和抉择的思考,以及在内心宁静中寻求智慧的意境。同时,诗中的用词巧妙,意境深远,给人以启发和思考的空间。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i-si-shao-wu-jian-ning-ye-zuo-shu-cheng-zh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