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田操四章章六句寄呈王介甫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0 00:13:36诗人:王令 |  朝代: 宋代 |  5

伐木伐木,无废於勤。
不足柱榱,犹用以薪。
岂弟君子,无易於人。

作者介绍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作品评述

《噫田操四章章六句寄呈王介甫》是宋代诗人王令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伐木伐木,无废于勤。
不足柱榱,犹用以薪。
岂弟君子,无易于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王令对劳动的赞赏和对君子风度的思考。诗中通过伐木的形象来阐述勤劳的重要性,即使被伐下的木材不能用于建筑中的主要支柱和梁椽,仍然可以被作为柴薪来使用。作者用这一形象来比喻君子的品质,强调了君子应该像伐木一样勤勉,不轻易改变自己的人品和立场。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对比,传达了深刻的思想。首先,伐木的描写突出了勤劳的重要性。伐木是一项辛苦的劳动,但作者强调了勤劳的价值,即使伐下的木材不能用于主要结构,仍然可以用作柴薪,体现了一种不浪费和充分利用资源的精神。其次,作者通过伐木与君子相比较,表达了对君子风度的赞美。君子应该如同伐木一样勤勉,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品德,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和对人的态度。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想,使人们对勤劳和君子风度有了深入的思考。

这首诗词在表达简洁、意境深远的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重视劳动和品德的观念。它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对比,传递了深刻的思想内涵,使人们对于勤劳和君子风度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i-tian-cao-si-zhang-zhang-liu-ju-ji-cheng-wawsv.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