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6 00:36:46诗人:汪元量 |  朝代: 宋代 |  体裁: 王孙 |  32

长安不见使人愁。
物换星移几度秋。
一自佳人坠玉楼。
莫淹留。
远别秦城万里游。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作品评述

《忆王孙》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汪元量。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忆起王孙,长安不见令人愁。
物换星移几度秋。
从前那位美丽的佳人曾坠下玉楼,
不要停留,远离了秦城,万里游。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离别的痛苦之情。以下是对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开篇表达了作者对长安的思念之情。长安是当时的东京,也是繁华鼎盛的城市,而作者却在离开长安后感到无法再见到那里的人和事物而感到愁苦。

接着,诗词通过"物换星移几度秋"这一句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更迭。物换指的是物事的变迁,星移则指的是星星的变动,秋天的几度则象征了时间的流逝。这句诗意呼应了开头的长安不见,说明作者在时间的变迁中,与长安的联系已经逐渐消失。

诗词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作者对一位美丽的佳人的回忆,她曾经从玉楼坠落。这句描写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似乎在暗示着美好的事物也会有逝去的时刻。而"莫淹留"则是作者对自己的告诫,不要停留在过去的回忆中,要继续向前。

最后两句"远别秦城万里游"表达了作者离开长安并进行漫长旅行的境况。离别秦城意味着作者与长安的绝别,万里游则强调了旅途的遥远和漫长。整首诗词通过对过去的回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痛苦,展现了作者对往事的思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长安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离别和岁月流转的感慨。通过诗人的情感抒发,读者也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i-wang-sun1dy.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琐窗寒
仇远
小袖啼红,残茸唾碧,深愁如织。闲愁不断,冉冉舞丝千尺。倚修筠、袖笼浅寒,望人在水西云北。想绿杨影里,兰舟轻舣,赤阑桥侧。游剧归来,恨汗湿酥融,步慳袜窄。兰情蕙盻,付与栖鸾消息。奈无情、风雨做愁,帐镫闪闪春寂寂。梦相思、一枕巫山,更画楼吹笛。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妙手空空
指小偷,也形容手中一无所有。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