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宿专城且自娱,清名善最即前涂。
江山乐国诚难会,风月诗家的不辜。
未必晚成轮早达,好将高笑代长吁。
公馀更励经邦业,思为清朝赞禹谟。
作者介绍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孤,母改嫁长山朱姓,遂名朱说,入仕后始还姓更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仁宗朝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主持“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等十事。歷知睦、苏、饶、润、越、永兴、延、耀、庆、邠、邓、杭、青等州军。皇祐四年,改知颍州,赴任途中病故,年六十四。謚文正。着有《范文正公集》,有北宋刊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四部丛刊》景明翻元刊本增别集四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范仲淹诗,以《四部丛刊》本爲底本。校以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别集中重出诗两首,已予删除。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作品评述
《依韵酬李光化叙怀》是范仲淹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列宿专城且自娱,
清名善最即前涂。
江山乐国诚难会,
风月诗家的不辜。
未必晚成轮早达,
好将高笑代长吁。
公馀更励经邦业,
思为清朝赞禹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范仲淹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的思考和感慨。他以自娱自乐的心态,专注于自己的修养和追求,不为名利所动。他认为,江山和国家的幸福与他个人的相遇是困难的,而诗人的风雅才情却是无愧的。他并不认为成功一定要晚到,也不认为失败一定要早来,他希望能以高尚的品质和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起伏。他在公务之余更加努力地从事治国之事,思考如何为国家做出贡献,他将自己的思考视为对古代圣人禹的智慧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范仲淹的豁达和乐观的人生态度。他以自娱自乐的心态,不为功名所动,追求内心的宁静和修养。他认为,江山和国家的幸福与他个人的相遇是困难的,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诗文创作,将自己的才情奉献给文学艺术。他对成功和失败的态度也很平和,认为成功并不一定晚到,失败也不一定早来,他希望能以高尚的品质和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起伏。在公务之余,他更加努力地从事治国之事,思考如何为国家做出贡献,这体现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他将自己的思考视为对古代圣人禹的智慧的赞美,表达了他对古代智慧和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推崇。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现了范仲淹的豁达、乐观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古代智慧和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