鹑野龙图陈学士,迎秋登眺称英奇。
一声玉管风流处,百尺金台雨霁时。
云近上清争缥缈,山连太白斗参差。
碧纱他日裁多少,笼得园园寺寺诗。
作者介绍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徵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着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爲《鉅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鉅鹿东观集》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依韵和长安龙图陈学士登煕煕台之什二首》
鹑野龙图陈学士,
迎秋登眺称英奇。
一声玉管风流处,
百尺金台雨霁时。
云近上清争缥缈,
山连太白斗参差。
碧纱他日裁多少,
笼得园园寺寺诗。
中文译文:
龙图陈学士来自野鹑之地,
迎接着秋天登上高台,称颂他的才华非凡。
一声玉管响起,显现出风流之景,
百尺高台在雨后霁日时分格外明媚。
云朵近在上清宫,争相云缥缈般飘渺,
山峰连绵不断,太白星斗参差交错。
碧纱将来会剪裁出多少美丽的服饰,
装点得园园寺寺充满诗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魏野创作的,题目为《依韵和长安龙图陈学士登煕煕台之什二首》。诗中描述了陈学士来自鹑野之地,迎着秋天登上高台,赞美他的才华非凡。诗人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登台的情景,通过玉管声和金台的交相辉映,展现出登上高台的风流景致。在雨后的晴天里,金台更加耀眼夺目。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云朵近在上清宫,争相云缥缈般飘渺的景象,以及连绵起伏的山峰,太白星斗参差交错的美景。这些景物的描绘增加了整首诗的气势和壮丽感。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碧纱指的是未来将剪裁出的美丽服饰,暗喻着未来的美好前景。园园寺寺诗则象征着每一个园园寺寺,每一处风景胜地都将被诗人的诗歌所装点,诗意盎然。
整首诗以优美的韵律和描写手法展现了陈学士登上高台的壮丽景象,同时也寄寓了对未来美好的期许。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人类的智慧与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