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归在高岭,人见是无心。
矫矫将栖鸟,遥遥傍故林。
南方虽有暖,腊月易成阴。
惟恐多风雪,幽期未可寻。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依韵和达观禅师还山後见寄》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云归在高岭,人见是无心。
矫矫将栖鸟,遥遥傍故林。
南方虽有暖,腊月易成阴。
惟恐多风雪,幽期未可寻。
中文译文:
云归于高岭,人们看见却无所思。
振翅欲栖的鸟儿,远远地靠近故乡的林木。
南方虽然温暖,腊月却容易变阴。
只是担心多风雪,寻找幽会的时刻还未到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禅师离开山林后的情景。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禅师的心境和对禅修的思考。
首先,诗人描述了云归高岭的景象,暗示禅师已经离开了山林,回到尘世之中。人们看到禅师时,却无法理解他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接着,诗人以将要栖息的鸟儿为比喻,表达了禅师对归乡的渴望和对故乡的眷恋。禅师远离了故乡的山林,但心灵仍然与之相连。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南方虽然温暖,但腊月容易变阴的气候。这里可以理解为禅师在外界环境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诗人担心禅师会遭遇风雪,暗示禅修之路并不容易。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禅师幽会时刻的期待。禅师与自然、与内心的幽会,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这里也可以理解为禅修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等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禅师的心境,表达了对禅修道路的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它展示了禅修者在离开山林后,面临世俗纷扰的挑战,以及对内心归宿的渴望和追寻。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i-yun-he-da-guan-chan-shi-huan-shan-hou-ji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