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迎晓禁庐开,不及华衣曳老莱。
宝藏发函金作界,仙醪传羽玉为台。
已逢天上非常景,更约人间第一材。
白首庙堂终乞去,明年此会定应来。
作者介绍
王珪(一○一九~一○八五),字禹玉,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侍读学士。神宗熙宁三年(一○七○),拜参知政事。九我,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哲宗即位,封岐国公,卒于位。謚文恭。珪仕英宗、神宗、哲宗三朝,以文章致位通显。有集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华阳集》六十卷,附录十卷。武英殿聚珍版印时,删编爲四十卷。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八叶清臣撰《王文恭珪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王珪诗,以武英殿聚珍版《华阳集》(其中诗六卷)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另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作品评述
《依韵和宋次道龙图阁曝书》是宋代王珪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五云迎晓禁庐开,
不及华衣曳老莱。
宝藏发函金作界,
仙醪传羽玉为台。
已逢天上非常景,
更约人间第一材。
白首庙堂终乞去,
明年此会定应来。
诗意:
《依韵和宋次道龙图阁曝书》描绘了一个场景,宫禁的大门在五彩云朵的映衬下缓缓开启,但作者自谦地表示自己的仪容并不如那些华服的官员那样光鲜。然后,珍贵的藏书被取出来,金函被打开,宝藏中的文献如同光芒四射的玉台一般展现在众人面前。这些文献被称为仙醪,象征着它们的珍贵和超凡脱俗的价值。正是这些非比寻常的景象,使得人们对于这些文献的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赞叹不已。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宫廷中的盛况为主题,展示了宫廷文化的繁荣与壮丽。五彩云朵迎接黎明的到来,象征着朝廷的兴盛和希望的到来。作者自谦地表示自己的仪表不如那些身着华服的官员,表达了对权势和荣耀的淡泊态度。接着,宝藏中的文献被展示出来,象征着智慧和知识的珍贵,以及宫廷文化的繁荣。仙醪传羽玉,形象地描绘了这些文献的超凡和珍贵之处。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这些文献珍贵价值的赞叹,以及对文化人才的赞美。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的思考,他已经白发苍苍,但仍然希望明年能再次参与这样的盛会。整首诗通过对宫廷文化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对文化和智慧的向往和赞美,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