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逢丹杏,芳条拂眼过。
可怜荒径少,不道故园多。
艳萼黏红蜡,僊葩绉薄罗。
客心知易感,路远奈愁何。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诗词:《依韵和王几道涂次杏花有感》
朝代:宋代
作者:梅尧臣
马上逢丹杏,芳条拂眼过。
可怜荒径少,不道故园多。
艳萼黏红蜡,僊葩绉薄罗。
客心知易感,路远奈愁何。
中文译文:
在马上遇到了红色的杏花,芳香的枝条掠过眼前。
可怜的是,这荒凉的小径很少,而故园的景物却不在身边。
鲜艳的花萼上粘着红蜡,娇美的花朵绉着薄罗绸缎。
作为客人,心知感情易生,长途旅行,愁苦何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梅尧臣写给王几道涂次杏花的作品。诗人在马上遇到了红色的杏花,芳香的枝条拂过眼前,勾起了他的思绪。诗人看到荒凉的小径很少,反而不见故园的景色,感到无比惋惜。
诗中描绘了杏花的美丽,艳萼上粘着红蜡,花朵娇美如仙子的脸蛋,绉着薄罗绸缎,如同仙子的衣裙。这些形象描绘使诗中的杏花更加生动鲜明。
诗末,诗人以客人的身份表达了自己的心情。作为客人,他知道自己的感情容易产生波动,而长途旅行的路途遥远,使他的忧愁无处可解。
整首诗以描写杏花为主题,通过对杏花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以及旅途中的忧愁之感。同时,诗中的杏花形象也与诗人的感情相互映衬,增添了诗意的层次。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诗人对家园的眷恋以及旅途中的孤寂和忧愁,以杏花为媒介,表达了人情世态的感慨。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i-yun-he-wang-ji-dao-tu-ci-xing-hua-you-g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