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开阊阖九重深,望拜珠旒照玉簪。
霜气稍回龙陛峻,日光微转凤楼阴。
庭中细仗穿旗脚,案外薰炉对殿心。
我预千官少裨补,欲将歌颂播尧音。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诗词:《依韵和王景彝学士紫宸仲冬早谒》
朝代:宋代
作者:梅尧臣
朝开阊阖九重深,
望拜珠旒照玉簪。
霜气稍回龙陛峻,
日光微转凤楼阴。
庭中细仗穿旗脚,
案外薰炉对殿心。
我预千官少裨补,
欲将歌颂播尧音。
中文译文:
早晨开启皇宫大门,九重宫阙隐隐深沉。
远望拜见皇帝戴着珍贵的帽子、照耀着玉簪。
霜气稍稍消退,龙座高耸峻峭,
阳光微微转向凤楼的阴影。
庭院中细致的仪仗穿行,旗帜迎风招展,
殿外的香炉燃烧,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我虽然是千百位官员中的一个小官,但愿将歌颂传播至皇帝的耳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赞美诗,题为《依韵和王景彝学士紫宸仲冬早谒》。诗人以写景的方式描绘了一个寒冷冬日的早晨,以及自己前往朝廷谒见皇帝的场景。
诗中以宏大的气势描绘了皇宫的庄严和壮观,九重宫阙象征着皇权的高耸威严,而珠旒和玉簪则是皇帝的标志。霜气稍稍消退,阳光透过凤楼的阴影,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也寓意着皇帝的仁慈和昭明。
诗人身临其境地描写了朝廷的热闹景象,庭院中细致的仪仗和飘扬的旗帜展示了朝廷的庄严和整齐。在殿外,香炉散发着浓郁的香气,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分祥和宁静的氛围。
最后,诗人自谦地说自己是千百位官员中的一个小官,但他怀抱着对皇帝的景仰和敬意,希望将自己的歌颂之词传达给皇帝听,以表达对皇帝的赞美和忠诚。
这首诗通过对朝廷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皇室的敬仰和对皇帝的忠诚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朝廷的庄严和壮丽。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婉转的表达,使读者感受到了宋代朝廷的氛围和诗人对皇室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