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似春袍色发荣,变移朱此渭催成。
琴因声急弦难续,流为池平水不鸣。
神耗恐因惊宠辱,心闲请为减经营。
贫六二十年中梦,贵贱存亡欢友生。
作者介绍
王洋(一○八七?~一一五四?),字元渤,原籍东牟(今山东蓬莱),侨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爲秘书省正字。歷校书郎,吏部员外郎,守起属舍人,坐事免(《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四四、五七、五八)。十年,由权发遣吉州改知邵武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四八)。十七年,由知饶州任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五六)。寓信信,因居所有荷花水木之胜,自号王南池,闢室曰半僧寮(《洞泉日记》卷中)。二十三年,以直徽猷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卒(《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六五)。一说十二月卒,年六十七。其子易祖收辑遗文爲《东牟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九卷),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周必大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四卷。事见《周文忠公集》卷二○《王元渤右史文集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王洋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东牟集》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因同年见过有感》
朝代:宋代
作者:王洋
青似春袍色发荣,
变移朱此渭催成。
琴因声急弦难续,
流为池平水不鸣。
神耗恐因惊宠辱,
心闲请为减经营。
贫六二十年中梦,
贵贱存亡欢友生。
中文译文:
青色如同春天的袍子,展现出茂盛的生机,
变幻之间,渭水将红颜推向朱色。
琴弦因为音调急促而难以继续,
流水在池塘中平静无声。
心灵的力量可能因为繁忙的荣辱而逐渐消耗,
我请心灵保持宁静,减少过多的经营。
贫穷与富贵在二十年的人生旅途中如梦幻般交替,
贵贱、生死、欢乐和友情并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体悟,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诗人以富有意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青春蓬勃的景象,同时也暗含着岁月的流转和变迁。诗中的渭水和琴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琐碎,而诗人则以心灵的宁静来回应这种忙碌与浮躁。他意识到人生的贵贱与存亡、欢乐和友情是相互交织的,贫穷与富贵并非永恒,而是如同梦幻一般转瞬即逝。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巧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知和对生活的思考。诗词的美在于其简洁而深刻的表达,通过精练的语言和抒情的笔调,传达出对生活中瞬息万变的感慨和对内心深处真实需求的追求。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对岁月流转的思考,对内心宁静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