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子渐归华产茯苓若人形者赋以赠行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9 05:40:28诗人:梅尧臣 |  朝代: 宋代 |  12

因归话茯苓,久著桐君籍。
成形得人物,具体存标格。
神岳畜粹和,寒松化膏液。
外凝石棱紫,内蕴琼腴白。
千载忽旦暮,一朝成琥珀。
既莹毫芒分,不与蚊蚋隔。
拾芥曾未难,为器期增饰。
至珍行处稀,美价定多益。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尹子渐归华产茯苓若人形者赋以赠行》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名为茯苓的药材,将其比喻为具有人形的珍宝,并赋予其神奇的属性。

诗词中提到,茯苓是一种珍贵的药材,作者将其与桐君籍相比,说明其历经岁月的积累。茯苓形状完美,具备标准的特征,象征着其品质上乘。它蕴含了天地精华,寒松的精华融化在其中。外表呈现出紫色的石棱,内部则蕴含着洁白如玉的精华。

诗词中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千载之间,茯苓从未有过变化,一朝之间却变成了琥珀般的宝物。茯苓的光芒明亮,不会被蚊蚋所遮挡。即使是拾取芥子这样微小的事情,也能增添茯苓的价值。茯苓的珍贵程度稀有,行走之处都是稀有之物,其美丽和价值不断增加。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茯苓的描绘,表达了茯苓的珍贵和神奇之处,以及它所象征的美好品质和价值。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in-zi-jian-gui-hua-chan-fu-ling-ruo-ren-xin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