坩鮓有几许,直欲致一甘。
岂知圣善意,见此转不堪。
此母天下母,清风使人惭。
作者介绍
蒲寿宬,泉州(今属福建)人。生平不详。从集中诗篇观察,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卷一《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知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前后曾知梅州;《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知与刘克庄同时,年辈相近。晚年着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有《蒲心泉诗》(明《文渊阁书目》),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心泉学诗稿》六卷。事见《八闽通志》卷八六。 蒲寿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咏史八首·陶侃母》是宋代蒲寿宬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坩鮓有几许,直欲致一甘。
岂知圣善意,见此转不堪。
此母天下母,清风使人惭。
诗意:
这是一首咏史诗,讲述了陶侃的母亲和她制作的坩鮓(一种鱼腥味调料)之间的故事。诗人表达了陶侃的母亲是一个善良的人,她尽心制作坩鮓,但陶侃却因为感受到母亲的辛劳和爱意而不忍心食用。诗人称赞陶侃的母亲是天下母亲的代表,她的一举一动都能让人感到惭愧。
赏析:
这首诗以温情的笔触描绘了陶侃的母亲和她制作的坩鮓。坩鮓是一种具有特殊风味的调料,诗中的坩鮓象征着母亲的辛勤劳动和对儿子的深情厚意。诗人通过描述陶侃的态度,展现了他对母亲的敬重和感激之情。陶侃不忍心食用母亲亲手制作的坩鮓,体现了对母亲的孝顺和对母爱的珍视。诗人通过这个小小的细节,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和尊敬。
诗的最后两句"此母天下母,清风使人惭",表达了诗人对陶侃的母亲的敬仰之情。诗人称赞她是天下母亲的代表,她的善良和母爱让人感到惭愧。这种赞美不仅体现了对陶侃的母亲的崇高评价,也体现了对母爱的普遍赞颂。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深的家庭情感和对母爱的颂扬,给人以温馨和动容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