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上·伏生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8:26:00诗人:陈普 |  朝代: 宋代 |  16

二儿并辔入公门,博局纷纷启祸原。
不及贾生何处是,弗将礼法教儿孙。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作品评述

《咏史上·伏生》是宋代诗人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儿并辔入公门,
博局纷纷启祸原。
不及贾生何处是,
弗将礼法教儿孙。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历史上的人物伏生,表达了对时代风云变幻的思考和对后代教育的关切。诗人通过对伏生的描述,探讨了权谋和纷争背后的祸源,并对贾生的遗憾表达了对德行和教育的重要性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首两句"二儿并辔入公门,博局纷纷启祸原"直接描绘了伏生进入政府机构的场景,展现了官场的复杂和纷争。"二儿并辔"形象地表达了伏生与他人共同执政的情景,显示了他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性。"博局纷纷启祸原"则暗示了权力之争和政治阴谋的危害。

接着的两句"不及贾生何处是,弗将礼法教儿孙"则体现了诗人对贾生的遗憾和思考。贾生是古代传世的贤人,他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被诗人所推崇。诗人通过对贾生的提及,表达了对于德行和教育的重视。"不及贾生何处是"意味着现实中很难找到像贾生那样的人物,而"弗将礼法教儿孙"则呼吁后代能够继承贾生的精神,注重礼法教育,以塑造更好的未来。

整首诗词通过对历史人物伏生和贾生的对比,传递了对社会风气和教育的思考和期望。它提醒人们在纷繁的世事中保持操守和道德,注重对后代的教育。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诗意,展示了陈普对社会和人性的洞察力,具有启发人心的意义。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ong-shi-shangnx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