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下·蜀先主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9 07:24:19诗人:陈普 |  朝代: 宋代 |  24

北投南走若穷猿,极目苍梧欲断魂。
如许英雄不成事,止缘的是靖王孙。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作品评述

《咏史下·蜀先主》是宋代诗人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蜀地的先主刘备北逃,就像一只困顿的猿猴,眺望着苍茫的梧州,心魂即将离散。这样的英雄人物竟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犹因命运之变故,只得沦为靖王孙的属下。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刘备(蜀汉的创立者)北逃时的景象,以及他未能实现自己抱负的遗憾。刘备被描绘为一只猿猴,象征着他的困惑和无助。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无奈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关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刘备作为一个伟大的领袖,却未能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这种命运的转折令人感到遗憾和无奈。诗中的北投和苍梧是具体的地名,但在诗中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刘备无法逃脱的困境和他内心的挣扎。整首诗以简练的词句勾勒出一幅历史人物的凄凉画面,表达了对英雄人物遭遇困境的同情和思考。同时,诗中的靖王孙也有着深远的含义,暗示了命运和时代对于个人抱负的限制。

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命运的思考。它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关注和对命运的思索,传达出一种深邃而凄凉的情感。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ong-shi-xiagg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