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钟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5 23:11:40诗人:宋之问 |  朝代: 唐代 |  29

既接南邻磬,还随北里笙。
平陵通曙响,长乐警宵声。
秋至含霜动,春归应律鸣。
岂惟恒待扣,金簴有馀清。

作者介绍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徵,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徙钦州,寻赐死。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徵,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徙钦州,寻赐死。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宋之问,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以附张易之、武三思,配徙钦州,先天元年赐死。补诗五首。

作品评述

咏钟

既接南邻磬,还随北里笙。
平陵通曙响,长乐警宵声。
秋至含霜动,春归应律鸣。
岂惟恒待扣,金簴有馀清。

中文译文:
咏钟

既传承南方钟鸣的传统,又与北方笙管共舞。
平陵上的钟声传遍黎明,长乐宫的音乐叫醒夜晚。
秋天的钟声伴随着霜的降临而响动,春天的归来发出应律的鸣声。
这些钟声不仅一直等待被敲响,它们还有着余音绕梁的清脆声音。

诗意:
这首诗描写了唐代时钟的声音和意义。诗人宋之问描述了地幔中的南钟与北笙的交响,以及它们传达出的各种信息。通过描述钟声在早晨和深夜的响动,诗人传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各种宫廷盛况的起伏。秋天的钟声带来了寒霜降临的感觉,春天的钟声则回响着迎接新的一年的喜悦。最后一句表达了这些钟声不仅静静等待被敲响,而且敲响后还发出余音,长久回荡在人们的心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描绘出钟声所带来的时光流转和宫廷盛况,表达了一种对时间和历史的感慨和思考。通过对钟声的描写,诗人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类的生活,呈现出一种深邃而凝重的意境。整首诗婉转动听,音韵优美,通过诗人独特的感悟和审美视角,展示出了钟声背后的寓意和情感,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和人事更迭的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ong-zhongcct.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