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昼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8 17:33:30诗人:释文珦 |  朝代: 宋代 |  18

永昼绝将迎,禅房似水清。
可曾留长物,颇以厌虚名。
日正楼无影,风回树有声。
吟章久不弄,今日偶然成。

作者介绍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作品评述

《永昼》是宋代诗人释文珦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永远的白昼,绝不会迎来黑夜;
禅房宛如清澈的水;
是否曾留下长存之物,
对虚名已感到厌倦。
太阳正午时分,楼上无影;
风吹回来,树上有声。
已久未吟唱诗章,
今日偶然得以成就。

诗意:
《永昼》描绘了一种静谧、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人以禅房水清、永恒的白昼以及消逝的时光为意象,表达了对虚名浮躁世俗的厌倦和对宁静寂寞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太阳无影、风回树有声的描写,以及诗人偶然吟唱诗章的情景,强调了与自然和内心的交流,展示了一种超越时光的境界。

赏析:
《永昼》展现了佛教的禅修思想,强调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诗人以禅房清澈如水的形象,象征着纯净的心灵。永远的白昼象征着超越时空的存在,与俗世的烦恼和嘈杂划清界限。诗人通过对太阳无影和风回树有声的描绘,表达了自然界中的静谧与活力。诗人偶然吟唱诗章的情景,体现了他在静默中获得的灵感和成就感。整首诗以简洁、淡泊的语言,表达了对追求名利的厌倦和对内心净化的渴望,展现了禅修者对自然界和内心境界的敏锐观察和感悟。

这首诗通过禅修的意象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呈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和清净之美,引导读者反思人生的虚妄和追求真实内心的重要性。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ong-zhou65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