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淡竹岩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3 08:46:59诗人:胡寅 |  朝代: 宋代 |  21

岩好城还近,山南路却西。
淡交同鲁卫,新酿到青齐。
桑密家家繭,身稠处处犂。
朱陵更清绝,何必此幽栖。

作者介绍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復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復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游淡竹岩》是宋代胡寅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岩好城还近,山南路却西。
淡交同鲁卫,新酿到青齐。
桑密家家繭,身稠处处犂。
朱陵更清绝,何必此幽栖。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历时所见所感。诗中描述了岩石壮美的城堡,它离城市很近,但山路却通向西方。作者寻访淡泊的友人,与他们交流如鲁卫一样淡泊名利。新酿的美酒传到了青齐,表达了诗人对美酒的向往。家家户户都有茂密的桑树,每处都有人忙着养蚕纺丝。诗人感叹自己身为官员,却时常忙于农事,生活繁重。最后,诗人提到了朱陵,表达了对离开现有环境、追求更清净境地的渴望,质问为何不去那个更幽静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胡寅的游历之情。通过描绘岩石城堡、山路和桑树家家户户的景象,诗人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通过对淡泊友人、美酒和繁忙生活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自我追求、对离开喧嚣寻求宁静的渴望。整首诗以一种旅行者的视角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作者对自由和宁静的追求。

胡寅作为宋代文人,他的诗思婉约清丽,情感真挚,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由、淡泊以及追求内心真实的追求。《游淡竹岩》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对境遇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共鸣。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ou-dan-zhu-yan.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挽张监丞
杜范
我兄同昔席,我亦接青班。不尽明时用,空令老泪潸。笋联才胃监,竹使只乡关。时岂无知己,吁嗟世路难。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假途灭虢
假借;途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