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废观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9 06:27:34诗人:杨炯 |  朝代: 唐代 |  30

青幛倚丹田,荒凉数百年。
独知小山桂,尚识大罗天。
药败金炉火,苔昏玉女泉。
岁时无壁画,朝夕有阶烟。
花柳三春节,江山四望悬。
悠然出尘网,从此狎神仙。

作者介绍

杨炯,华阴人,幼聪敏博学,善属文。年十一,举神童,授校书郎,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恃才简倨,人不容之。武后时,左转梓州司法参军,秩满,迁婺州盈川令,卒于官。中宗即位,以旧僚赠着作郎。炯闻时人以四杰称,乃自言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张说曰:“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也。”有盈川集三十卷,今存诗一卷。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游走废墟观景,朝着丹田支撑着青幔,空荡凄凉已有数百年。独自领悟小山上的桂树,仍然认识伟大的罗天。药物失效了,金炉的火熄灭了,玉女泉上覆满了苔藓。一年四季没有壁画可观赏,每天都有台阶上的烟雾。花柳三春的节日,江山四周的景色挂在半空。心境悠然地离开尘世纷扰,从此与神仙为伍。

诗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游走废墟时的心境和感悟。诗人在废墟中感叹时间的流逝和荒凉的景象,但他仍保持着对自然美好事物的感悟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他认识到世间纷扰和人世间的荣辱名利都无法与神仙之境相比,因而愿意远离尘世的烦恼,与神仙相处。

赏析:这首诗情感宛转,通过描绘废墟中残破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悟,展现了对世俗之外的追求。诗人通过对小山桂树和大罗天的提及,表达了对自然美好事物的理解和对神仙境界的向往。他观察到药物失效、金炉火熄灭、玉女泉被苔藓覆盖等现象,反映了废墟中的荒凉景象。诗中的“岁时无壁画,朝夕有阶烟”一句,以对比的手法揭示了诗人在废墟中感受到的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消逝。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远离尘世和物质追逐,与神仙共处的愿望。整首诗通过描绘废墟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悟,表达了对世俗之外境界的追求和对神仙之境的赞叹。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ou-fei-gua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