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寄兴化徐虞部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0 13:06:27诗人:蔡襄 |  朝代: 宋代 |  16

梅花狼籍拂轻舟,人日溪行动客愁。
上昼去程初北首,故山归思满东流。
垂垂朝雨随双桨,草草春蔬送一瓯。
不独怀乡便多感,看人难似府君侯。

作者介绍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作品评述

《又寄兴化徐虞部》是宋代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梅花狼籍拂轻舟,
人日溪行动客愁。
上昼去程初北首,
故山归思满东流。
垂垂朝雨随双桨,
草草春蔬送一瓯。
不独怀乡便多感,
看人难似府君侯。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蔡襄在旅途中的感受和思考。诗人乘船行经兴化和徐虞之间的溪流,船行过程中,梅花飘落在船上,留下了凌乱的痕迹,这景象引发了诗人的思绪。他感到旅途漫长,心中充满了客居他乡的忧愁。在白天旅行的时候,一路向北,他回望着曾经的故乡,思念之情如同东流的溪水一般满溢而出。船行时,细雨从空中落下,伴随着双桨的拍打声,形成了一幅垂垂的朝雨景象。春天的蔬菜匆匆送来一碗,象征着世俗的富贵并不能使人心满意足。诗人表示,不仅对故乡的思念令人感到多情,就连看到的人们也无法与府君侯相比,难以引起他的兴趣。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思绪和情感。通过描绘梅花狼籍和朝雨随船的景象,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的自然环境相结合,以此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客居他乡的忧愁之情。诗中的"故山归思满东流"一句,通过以水流的形式表达思念之情,使作品更具意境和情感共鸣。诗人用"看人难似府君侯"来形容旅途中看到的人们无法引起他的兴趣,表达了对庸俗世事的淡漠态度,凸显了诗人的独立意志和超脱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凝练的意象和深情的思绪,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思考和感受,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又有对世俗的超脱态度,给人以深思和共鸣的空间。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ou-ji-xing-hua-xu-yu-bu.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竹马儿
叶梦得
与君记,平山堂前细柳,几回同挽。又征帆夜落,危槛依旧,遥临云巘。自笑来往匆匆,朱颜渐改,故人俱远。横笛想遗声,但寒松千丈,倾崖苍藓。世事终何已,田阴纵在,岁阴仍晚。稽康老来尤懒。只要莼羹菰饭。却欲便买茅庐,短篷轻楫,尊酒犹能办。君能过我,水云聊为伴。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舍生忘死
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标签云